总体感受:
机房也进行了好几天了,不过最近这几天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到底该如何下手,才更容易消化呢?这真的成了自己首要的解决问题:
看培养计划,自己也了解了大概的流程,UML图,文档,数据库……,可是到底该从哪下手?如何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三层解耦?数据库该设计成什么样的?等等,都是一些很让人头痛的问题。
包图:
按计划来,应该是从文档开始,浏览了大家的相关博客,也是从此开始的,对于UML图,自己首先画了一个包图,来对机房进行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刚开始的想法肯定是被打破了,因为只是想到了一个简单的三层关系而已,修改后的包图如下:
下边来分析一下:
1)为什么要使用facade模式呢?首先要明白Facade的应用场合以及主要作用是什么?
详情我的,在U层与B层之间添加Facade模式,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这样就可以减少他们互相之间的依赖情况,更好的工作。
2)使用工厂模式到底有什么用呢?
看图就可以清晰的发现,B层通过IDAL接口,将D层中的类反射过来,也就是在B层产生了D层的类,在此建立一个Factory,方便B层的引用,也就是所谓的“反射+抽象工厂”,以后会做详细的介绍。
包图就这样在自己似懂非懂中结束了,其实画完之后感觉真的是蛮简单的,让自己的头脑对于三层又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用例图:
对于用例图,自己又重新分析了一番,总觉得和第一遍的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这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而已,画用例图的思考方式有很多,如我也可以只针对学生上机信息来画一个用例图:
数据库的建立:
第一次敲机房的时候也只是简单的按照参考重新建立了一个,这次对于机房的重构,显然要想再偷懒是不可能的了,这次数据库的建立一定要满足三层的要求,即达到解耦的目的,主要的使用方法则是数据库课本中介绍的主外键问题以及最让人烦恼的三范式,不过试想一下应用之后的程序,就会觉得没有那么乏味了,再想想其强大的作用,试问:你抵抗他们,那你能做到这些吗?所以还是乖乖的应用吧!
感慨:
这就是这几天自己抵触机房而停留所得的初感受吧!不过时间无声无息的过去了,貌似自己的抵触心理也随之渐渐的消失了,在此为自己加油吧!相信这块肥肉自己总有办法来消化他……